
顯微鏡應用領域的擴展
從“觀察煺鋃?、兼@?rdquo;到“計算、測量”。
奧林巴斯順應科學發(fā)展的需求,研制出了具有定量化功能的顯微鏡,如“光測量、顏色測量”顯微鏡等等。通過這種測量得到的“顏色”信息,推動了細胞內物質和遺傳基因研究的快速發(fā)展。不僅如此,顯?鏡還被應用到液晶電視的光學濾鏡的檢查等方面,在其它各個領域的用途也正在不斷地擴大。
1.MMSP (1971)
在“細胞內物質定量化”研究開始受到關注的時代,“用分光光度法進行物質定性”受到了研究人員們的青睞。反射物鏡MO(Mirror Objective)正是為了該"光光度法而開發(fā)出來的。1954年,配備了MO透鏡的“顯微分光光度計MSP”開始銷售。此外,奧林巴斯又推出了能夠在測量的同時校正光學系統(tǒng)波長特性的“雙光束顯微分光光度計DMSP”。這些光度計都應用于生物學、醫(yī)學領域的技術的研究之中。
此后,奧林巴斯不僅僅局限于制造面向生物學和醫(yī)學領域的顯微鏡,還推出了能夠活躍在工業(yè)領域的分光光度法測量技術中的顯微鏡——“多重測光顯微鏡MMSP”,于1971年開始銷。在醫(yī)學領域,“MMSP”大多用于細胞內DNA的定量;而在工業(yè)領域,則主要用于彩色電視機的梳狀濾波器的光譜特性評價等方面。該顯微鏡的換代產品——OSP系列產品是以BH2、IMT2為基本基座的系統(tǒng)型顯微鏡,于1989年開始銷售。
現(xiàn)在,分光光度計和測光顯微鏡已經不再銷售。但是,奧林巴斯在開發(fā)這些產品的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微弱光檢測技術、光譜特性評價技術,被靈活地運用到血液分析儀、液晶玻璃檢查系統(tǒng)、激光顯微鏡等設備當中。
2.LSM系列產品 (1990, 1992)
只要提高掃描顯微鏡的分辨率和對比度,就可以構筑光學截面圖(3維圖像)。因此,奧林巴斯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對掃描顯微鏡的研究。另外,掃描顯微鏡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可以用“光”來刺激樣品。70年代,奧林巴斯發(fā)表了用于“觀察光激勵電流的半導體檢查”裝置,并致力于激光技術的研究與開發(fā)。經歷了一段時期的停滯之后,奧林巴斯從1983年左右開始著眼于能構筑3維圖像的共焦點顯微鏡,并多次嘗試激光掃描顯微鏡的樣機試制。
1990年,奧林巴斯開發(fā)出了面向生物學領域的“直立式LSM-GB”和“倒置式LSM-GI”顯微鏡。1992年,又推出了具有更高性能的“LSM-GB200”顯微鏡。這些產品都使用了BHS基n。順便值得一提的是,“LSM-GB”搭載的圖像存儲器可容納2張640×480像素的8 bit圖像。
共焦點激光掃描顯微鏡中融入了許多技術,例如“高速光學掃描技術”、“微弱光檢測、光電轉換技術(光子計數)”、“具備高精度波長選擇性能的光學玻璃濾鏡(高精度多層薄膜覆蓋技術)”等。在顯微鏡領域,該顯微鏡追求并體現(xiàn)了奧林巴斯價值創(chuàng)造的基礎——“Opto-Digital Technology”?,F(xiàn)在,激光掃描型顯微鏡隨著計算機的發(fā)展,向著高速化和高分辨率化的方向不斷地進化與發(fā)展。
直立式LSM-GB
倒置式LSM-GI
LSM-GB200
3.FV500/300 (1998)
配置了UIS光學系統(tǒng)(無限遠校正光學系統(tǒng))的AX、BX、IX系列產品上市之后不久,奧林巴斯又推出了激光掃描生物顯微鏡“FV500/300”,于1998年開始銷售。
“FV500/300”顯微鏡的像素為2048×2048。
4.FV1000 (2004)
2004年,共焦點激光掃描生物顯微鏡“FV1000”問世。
“FV1000”配置了世界上首臺雙向掃描系統(tǒng)。它不僅能觀察活細胞內的物質的活動經過,同時,還實現(xiàn)了很小波長分辨率為2 nm以下的高分辨率,像素數則提高到4096×4096。
除了生物學用激光掃描顯微鏡以外,奧林巴斯還開發(fā)并推出了工業(yè)用“LEXT”系列產品。